沐川芹菜坪之前發現的四川山鷓鴣
近日,沐川縣芹菜坪省級自然保護區一處生態觀鳥點發現瀕危、易危鳥類。
芹菜坪一角
芹菜坪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沐川縣西南部,總面積為3662公頃,是沐川縣國家級森林公園組成部分。保護區內風景秀美,林木蔥郁,由紅豆杉、珙桐、青錢柳、杉木、柳杉、水杉、毛竹等樹種組成,全年空氣清新,負離子含量平均達5000個/立方厘米以上,峰值達35000個/立方厘米,具有較強的保健功效。區域內植被茂盛,景色宜人,生態環境良好,是沐川縣的“生態屏障”“物種基因庫”。
正在投食的陳幫國
沿“沐武”路前行,來到曾經的森林經營所(小地名涼風坳),筆者見到了每天為白鷴等珍稀鳥類投食的武圣鄉新民村村民陳幫國,他帶著我們穿越一條原始茂林覆蓋下的羊腸小道。山路斗轉蛇行,沿途植被豐茂,古木參天,青石遍布,路旁一條蜿蜒的小溪沿山澗緩緩流淌,山高處云遮霧罩,原始茂林隨處可見,樹下雜草叢生,飛鳥穿行,鳥鳴此起彼伏,空氣十分清新。
芹菜坪觀鳥點
“哦嚕嚕~哦嚕嚕~”上午10點,陳幫國走到由幾根朽木搭建的投食區,模擬鳥叫的聲音,邊走邊拋邊喊,金黃的玉米散落在木槽或落葉上。不一會兒,只聽見山上傳來陣陣響聲,白鷴的叫聲由遠及近。一只、兩只、三只……在一陣試探確認“安全”后,白鷴越聚越多,它們一邊啄食,一邊四處張望,聽到響動聲便驚覺地往后退,作撤離狀。約數分鐘,吃完“早餐”后,白鷴漸漸散去,鉆入密林中不見蹤影。
芹菜坪觀鳥點
“最多的時候大概有30多只,黑灰色的是母的,白色的是公的,從去年10月份開始,我就每天投食喂它們,原來有5個投食點,現在喂熟后,合并到2個,加上請人清理路障,買玉米、面包蟲等,一年來差不多花了5000多元?!标悗蛧χf,有時候還會看到白鷴吃飽后張開翅膀在陽光下曬太陽,畫面很美,遺憾的是沒有抓拍到。
陳幫國為鳥類投食的玉米面
為了蹲點了解白鷴等鳥類的生活習性,陳幫國在原始森林中一待就是一天,在他的手機相冊里,記錄著他拍攝的近百條鳥兒活動視頻,從生機勃勃的春天到冰雪皚皚的冬天?!跋矚g看這些鳥兒清新漂亮的姿態,也喜歡鳥鳴山幽的原始森林景觀,生態好了,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畫面很溫馨?!闭劶巴妒吵踔?,陳幫國說得最多的是“保護”“喜歡”二詞。
據了解,白鷴翎毛華麗,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,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,有“林中仙子”美稱。白鷴喜歡成雙或3-6只小群活動,在沐川縣一帶活動的多為峨眉亞種。為了保護這些來此定居的“白鷴”,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觀察其習性,陳幫國在小地名“大橫路”搭建了觀鳥棚,拉上遮陽網,建成一個簡易的生態觀鳥點。鳥類愛好者可透過觀鳥棚內開設的“窗口”,觀察珍稀鳥類的進食活動。
芹菜坪之前發現的四川山鷓鴣(紅外線拍攝)
通過觀察,陳幫國意外發現,來此“定居”的珍稀鳥類不光只有白鷴,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川山鷓鴣(俗稱砣砣雞)。世界級瀕危鳥類四川山鷓鴣屬中國特有,主要分布在四川沐川、雷波、馬邊、屏山以及甘洛等縣。由于四川山鷓鴣分布區域狹窄,活動于山區森林且生性隱蔽,其影像資料十分稀少,目前四川山鷓鴣的種群數量約2200只,今年被列入國家“十四五”林草規劃搶救性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名錄。盡管多次看到四川山鷓鴣的身影,但陳幫國每次拿起手機準備拍攝,害羞的四川山鷓鴣便機警地躲到荊棘叢中去了。2005年11月,沐川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命名為“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”,芹菜坪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山鷓鴣棲息的“樂園”。
據統計,僅鳥類,在芹菜坪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就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,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。
沐川縣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劉川認為,投食喂鳥對野生鳥類有益,通過人工投食,能彌補鳥類自然采食的不足,為野保部門提供了野生鳥類的各類觀測信息提供了第一手數據。劉川還告訴筆者,目前,中心正積極爭取項目投入,完善警示標識標牌,加大宣傳保護力度,以便對村民自發保護野生鳥類的行為給予一定的支持。
芹菜坪觀鳥點
據了解,地處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水源涵養區的沐川縣,森林總面積達161余萬畝,森林覆蓋率高達77.34%,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,成為野生動植物繁衍棲息的天堂。
芹菜坪的黑熊(紅外線拍攝)
(責任編輯:楊田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