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“學黨史·筑同心”主題讀書活動中,沙灣區政協整合機關資源,投入10萬元,在政協機關建成“政協書吧”。書吧首批珍藏政治、軍事、科技、歷史、地理、文藝等各類書籍1000多冊,并為每名政協委員制定了包括《中國共產黨簡史》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》《新時代人民政協理論和實踐研究》等在內的閱讀書目。同時,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,精心編印《郭沫若與中國革命讀本》《黨言黨語100句》等地方性教材,供政協委員和區級部門、鎮(街道)干部學習。
為推動主題讀書活動走深走實,沙灣區政協舉辦6期“委員講堂”,邀請6名專家為政協委員作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、統一戰線史、人民政協史等專題輔導。由沙灣區政協6個專委會牽頭,組織政協委員開展“少年中國求索路——民族救亡與思想啟蒙”“紅旗漫卷千里雪——川陜蘇區和紅軍長征”“深山鑄就大事業——‘三線建設’與‘兩彈一星’”“蜀地敢為天下先——改革開放在四川”“小康路上創奇跡——四川的戰貧實踐”“人民至上踐初心——抗震救災和抗疫斗爭”6個極具特色的專題讀書活動,并現場交流讀書體會。
為提高對黨史的感性認識,沙灣區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到瀘定橋、丁佑君革命烈士紀念館、郭沫若故居等地,現場接受黨史學習教育,緬懷革命先烈,傳承紅色基因。
為檢驗讀書活動成效,沙灣區政協在全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中舉辦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、統一戰線史、人民政協史“六史”知識競賽,以賽促學、以學促知、以知促行。

在“學黨史·筑同心”主題讀書活動中,沙灣區政協把發動政協委員踐行為民實踐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作為落腳點,運用在讀書中汲取的智慧與力量,采取調查研究、專題協商、民主監督、民情反映等形式,竭力化解群眾的煩心事、揪心事和鬧心事。6名沙灣區政協主席會成員率領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,深入全區74個村、18個社區、30戶重點骨干企業和200余戶個體工商戶,廣泛收集群眾訴求和各界人士對沙灣“十四五”規劃實施、開放合作、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建議意見,整理提案5件、《社情民意》29期,報沙灣區委、區政府決策參考,提出的建議意見全部被采納,較好地解決了群眾在安全飲水、行路和通訊等方面所面臨的困難。
沙灣區政協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積極探索推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,建成區、鎮、村三級“有事來協商”平臺19個。組織政協委員、當地群眾代表和鄉賢等,開展小微協商30余場次,助力解決土地租賃、噪音擾民、出行困難等群眾關注的堵點、難點、痛點問題120余個。
沙灣區政協深入開展“助力鞏固脫貧、助推鄉村振興”專項活動,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深入20多個聯系村和300多戶聯系戶,幫助規劃發展農業產業8000畝,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60余場次,搶收搶種水稻、油菜等農作物7000多畝,贈送種子、化肥、農藥等農用物資10余噸,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與力量。
作者:葉啟云 李卓鮮
來源:樂山日報
特別聲明: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(責任編輯:楊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