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日,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,今年上半年,我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,持續提升營商環境,降低市場準入門檻,創新推動“證照分離”、“一網通辦”、“川渝通辦”等改革措施落地落實,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潛力與活力,全市市場主體數量呈現穩步增長態勢。
截至今年6月底,我市共有市場主體20.35萬戶,其中企業4.07 萬戶、個體工商戶15.89 萬戶、農民專業合作社0.39 萬戶。今年1-6月,我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.6 萬戶,同比增長12.8%。其中,新增企業0.36 萬戶,同比增長7.6%;新增個體工商戶1.24 萬戶,同比增長13.7%。分三次產業看,截至今年6月底,第一產業市場主體1.42萬戶,占總量的7%;第二產業市場主體1.48萬戶,占總量的7.3%;第三產業市場主體17.4萬戶,占總量的85.7%。今年1-6 月全市第一產業新增登記0.17萬戶,同比增長26.6%;第二產業新增登記0.1萬戶,同比增長8.6%;第三產業新增登記1.33萬戶、同比增長8.8%。
數據顯示,我市市場主體戶數總量排名前三位的區縣分別是:市中區5.55萬戶,占全市總量27.2%;峨眉山市2.9萬戶,占全市總量14.2%;犍為縣2.54萬戶,占全市總量12.5%。今年1-6 月,我市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排名前三位的區縣分別是:沙灣區同比增長35.5%、馬邊縣同比增長33.7%、峨邊縣同比增長23.1%。從全省情況看,截至今年6月底,全省共有市場主體726.6萬戶,今年1-6 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63.7 萬戶,同比增長11.8%,我市增幅高于全省增長1個百分點。
“目前,我市市場主體發展態勢良好?!笔惺袌霰O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我市個體工商戶成為市場主體增長的主力軍,我市大力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降低市場準入門檻,依托“營商通”掌上登記注冊平臺,推行“網上辦、郵寄辦”等不見面審批方式,最快可實現1小時申領營業執照,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程序更簡、時間更短、效率更高。同時,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,持續施行減稅降費、減租降息、擴大融資等政策措施,極大地激發了個體工商戶的發展動力和活力。2021 年1-6月,全市個體工商戶新增登記1.24 萬戶,同比增長13.7%,占全市新增總量78%。
服務業市場主體的支柱地位明顯。我市堅持以旅游業促進服務業發展,通過大力推動服務業綜合改革,實施服務業倍增計劃,有力促進了餐飲住宿、批發零售、交通物流等服務行業發展,也催生了大量服務業領域的市場主體數量,并成為全市市場主體的重要支柱。
截至今年6月底,第三產業市場主體17.4萬戶,占總量的85.7%,今年1-6月第三產業新增登記1.33 萬戶,占新增總量的83.1%。特別是住宿餐飲業、批發零售業新增市場主體占全市新增總量的58.7%。
便民服務業市場主體成為就業的新途徑。我市積極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,通過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取消對靈活就業不合理限制,支持合理有序的經營活動,引導返鄉農民工、失業群體等就地就近創業就業,鼓勵開展家政服務、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經營活動,帶動了一批便民服務業市場主體的快速發展。今年1-6 月,全市便民服務業市場主體新增登記1173 戶,占全市新量總量的8.7%。
新技術新業態產業市場主體持續增長。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戰略,積極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培育計劃,帶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相關領域市場主體持續增長。同時,網絡經濟快速發展,特別是數字經濟、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等新業態不斷興起,也催生了一批新興市場主體。今年1-6 月,全市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增登記市場主體565戶,同比增長24.1%。
下一步,我市將持續打造優良營商環境,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;完善公平公正制度環境,激發市場主體競爭活力;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方式,服務市場主體創業創新,進一步激活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的動力。(記者:甘國江)
(責任編輯:楊梅)